比较运算符
概述
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,然后返回一个布尔值,表示是否满足指定的条件。
1 | 2 > 1 // true |
上面代码比较2是否大于1,返回true。
注意,比较运算符可以比较各种类型的值,不仅仅是数值。
JavaScript 一共提供了8个比较运算符。
>大于运算符<小于运算符<=小于或等于运算符>=大于或等于运算符==相等运算符===严格相等运算符!=不相等运算符!==严格不相等运算符
这八个比较运算符分成两类:相等比较和非相等比较。两者的规则是不一样的,对于非相等的比较,算法是先看两个运算子是否都是字符串,如果是的,就按照字典顺序比较(实际上是比较 Unicode 码点);否则,将两个运算子都转成数值,再比较数值的大小。
非相等运算符:字符串的比较
字符串按照字典顺序进行比较。
1 | 'cat' > 'dog' // false |
JavaScript 引擎内部首先比较首字符的 Unicode 码点。如果相等,再比较第二个字符的 Unicode 码点,以此类推。
1 | 'cat' > 'Cat' // true' |
上面代码中,小写的c的 Unicode 码点(99)大于大写的C的 Unicode 码点(67),所以返回true。
由于所有字符都有 Unicode 码点,因此汉字也可以比较。
1 | '大' > '小' // false |
上面代码中,“大”的 Unicode 码点是22823,“小”是23567,因此返回false。
非相等运算符:非字符串的比较
如果两个运算子之中,至少有一个不是字符串,需要分成以下两种情况。
(1)原始类型值
如果两个运算子都是原始类型的值,则是先转成数值再比较。
1 | 5 > '4' // true |
上面代码中,字符串和布尔值都会先转成数值,再进行比较。
这里需要注意与NaN的比较。任何值(包括NaN本身)与NaN使用非相等运算符进行比较,返回的都是false。
1 | 1 > NaN // false |
(2)对象
如果运算子是对象,会转为原始类型的值,再进行比较。
对象转换成原始类型的值,算法是先调用valueOf方法;如果返回的还是对象,再接着调用toString方法,详细解释参见《数据类型的转换》一章。
1 | var x = [2]; |
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是如此。
1 | [2] > [1] // true |
严格相等运算符
JavaScript 提供两种相等运算符:==和===。
简单说,它们的区别是相等运算符(==)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,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)比较它们是否为“同一个值”。如果两个值不是同一类型,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)直接返回false,而相等运算符(==)会将它们转换成同一个类型,再用严格相等运算符进行比较。
本节介绍严格相等运算符的算法。
(1)不同类型的值
如果两个值的类型不同,直接返回false。
1 | 1 === "1" // false |
上面代码比较数值的1与字符串的“1”、布尔值的true与字符串"true",因为类型不同,结果都是false。
(2)同一类的原始类型值
同一类型的原始类型的值(数值、字符串、布尔值)比较时,值相同就返回true,值不同就返回false。
1 | 1 === 0x1 // true |
上面代码比较十进制的1与十六进制的1,因为类型和值都相同,返回true。
需要注意的是,NaN与任何值都不相等(包括自身)。另外,正0等于负0。
1 | NaN === NaN // false |
(3)复合类型值
两个复合类型(对象、数组、函数)的数据比较时,不是比较它们的值是否相等,而是比较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地址。
1 | {} === {} // false |
上面代码分别比较两个空对象、两个空数组、两个空函数,结果都是不相等。原因是对于复合类型的值,严格相等运算比较的是,它们是否引用同一个内存地址,而运算符两边的空对象、空数组、空函数的值,都存放在不同的内存地址,结果当然是false。
如果两个变量引用同一个对象,则它们相等。
1 | var v1 = {}; |
注意,对于两个对象的比较,严格相等运算符比较的是地址,而大于或小于运算符比较的是值。
1 | var obj1 = {}; |
上面的三个比较,前两个比较的是值,最后一个比较的是地址,所以都返回false。
(4)undefined 和 null
undefined和null与自身严格相等。
1 | undefined === undefined // true |
由于变量声明后默认值是undefined,因此两个只声明未赋值的变量是相等的。
1 | var v1; |
严格不相等运算符
严格相等运算符有一个对应的“严格不相等运算符”(!==),它的算法就是先求严格相等运算符的结果,然后返回相反值。
1 | 1 !== '1' // true |
上面代码中,感叹号!是求出后面表达式的相反值。
相等运算符
相等运算符用来比较相同类型的数据时,与严格相等运算符完全一样。
1 | 1 == 1.0 |
比较不同类型的数据时,相等运算符会先将数据进行类型转换,然后再用严格相等运算符比较。下面分成几种情况,讨论不同类型的值互相比较的规则。
(1)原始类型值
原始类型的值会转换成数值再进行比较。
1 | 1 == true // true |
上面代码将字符串和布尔值都转为数值,然后再进行比较。具体的字符串与布尔值的类型转换规则,参见《数据类型转换》一章。
(2)对象与原始类型值比较
对象(这里指广义的对象,包括数组和函数)与原始类型的值比较时,对象转换成原始类型的值,再进行比较。
具体来说,先调用对象的valueOf()方法,如果得到原始类型的值,就按照上一小节的规则,互相比较;如果得到的还是对象,则再调用toString()方法,得到字符串形式,再进行比较。
下面是数组与原始类型值比较的例子。
1 | // 数组与数值的比较 |
上面例子中,JavaScript 引擎会先对数组[1]调用数组的valueOf()方法,由于返回的还是一个数组,所以会接着调用数组的toString()方法,得到字符串形式,再按照上一小节的规则进行比较。
下面是一个更直接的例子。
1 | const obj = { |
上面例子中,obj是一个自定义了valueOf()和toString()方法的对象。这个对象与字符串'foo'进行比较时,会依次调用valueOf()和toString()方法,最后返回'foo',所以比较结果是true。
(3)undefined 和 null
undefined和null只有与自身比较,或者互相比较时,才会返回true;与其他类型的值比较时,结果都为false。
1 | undefined == undefined // true |
(4)相等运算符的缺点
相等运算符隐藏的类型转换,会带来一些违反直觉的结果。
1 | 0 == '' // true |
上面这些表达式都不同于直觉,很容易出错。因此建议不要使用相等运算符(==),最好只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)。
不相等运算符
相等运算符有一个对应的“不相等运算符”(!=),它的算法就是先求相等运算符的结果,然后返回相反值。
1 | 1 != '1' // false |
本教程来自“网道项目”(wangdoc.com),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3.0协议。
搜索
阅读量:
收藏数:
点赞数:


0评论